张春珍副教授 宁夏大学
2009.07.23
一、蛋鸡生产阶段的划分
(一)生长阶段:
1.雏鸡(幼雏):0~6周龄
2. 育成鸡:7~20(24或25)周龄
(1)中雏:7~13周龄
(2)大雏:14~20(24或25)周龄
(二)生产阶段:20(24或25)~72(或68)周龄
蛋鸡的含义:包括商品蛋鸡、蛋用型种鸡、肉用型种鸡……
二、产蛋鸡产蛋期的主要任务是
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蛋鸡的有害影响,创造一个有益于蛋鸡健康和产蛋的最佳环境,使鸡群充分发挥生产性能,以最少投入换取最多的产出,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三、商品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方式
(一)主要有笼养和平养,平养是传统的饲养方式(放养或开放式饲养),目前主要采用笼养方式。
(二)在蛋鸡生产的饲养管理过程,一切技术操作均与其管理方式有关!
四、开产前的准备
(一)饲养密度制定
不同的管理方式,单位建筑面积养鸡数不同(每平方米地面容纳鸡的数量),或者:每只鸡所需要的笼底面积。除此之外,饲养密度与品种、鸡龄以及生产用途等有关。
饲养密度与鸡的生产性能呈负相关:密度越大单产、饲料转化率相对越低,死淘率、破蛋率高。因此,需充分利用建筑面积等诸多因素综合确定合理饲养密度。
蛋鸡类型
地面平养
网上平养
地网混养
笼养
轻型蛋鸡
中型蛋鸡
6.3
5.4
11.0
8.5
7.2
6.3
26.3
20.8
(二)鸡舍整理与消毒
在鸡群转入之前,必须对鸡舍及其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对供水、供电、通风、鸡舍防雨、鸡舍保温设施、鼠洞、门窗玻璃等及时检查维修。其消毒程序如下:
1.喷洒消毒:已养过鸡舍,在上批鸡淘汰后,在打扫和清理之前要先进行预备消毒。用普通消毒剂(有机氯、百毒杀、碘伏、1210、过氧乙酸等)对鸡舍内进行喷雾消毒,使鸡舍内环境湿润,以防清扫时尘埃飞扬。
2.清理物资:移出用具,拆掉棚架,并将产蛋箱、饮水、供料(机械供料除外)、清粪用具等搬出舍外指定地点进行冲刷、晾晒、消毒。
3.鸡舍清扫:先清理舍内鸡粪,然后再彻底清扫鸡舍,包括顶棚、死角、鸡笼、鸡架、鸡舍四壁、地面等。
4.冲洗:将清扫完毕的鸡舍用高压水枪对顶棚、死角、墙壁、鸡笼鸡网架、地面等进行彻底冲刷,使鸡舍内不得存有灰尘、蜘蛛网等。鸡笼、鸡网架的底面不得残存鸡粪,使舍内真正达到清洁。
5.火焰消毒:用火焰喷灯或其他火具将舍内所有表面喷烧一遍(对于塑料或木制器具应注意防火和保护),以达到表面灭菌的目的。
6.设备复位:将移出后清洗和消毒过的料桶、料槽、饮水器等用具重新搬至舍内,并安装调试正常。地面平养时铺好垫料。
7.喷洒消毒:当舍内温度达到25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时,封闭好门窗和通风孔,用烈性消毒药品喷雾消毒。可选用2~3%的火碱水(对金属制品禁用)、甲醛(用水1:1稀释后直接喷洒)、10%的石灰水等。喷洒的程序是地面→顶棚→墙壁→鸡笼(或棚架)及设备→地面。喷洒消毒必须坚持消毒→干燥鸡舍→再消毒→再干燥的步骤,以保证效果。
8.熏蒸消毒:上述步骤完成后,将鸡舍门窗、通风孔封闭,使舍内温度升至25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上,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每立方米空间用42ml甲醛,21g高锰酸钾)熏蒸24h,待进鸡前三天打开门窗散发气味尽。清理空舍时间应不低于三周。
(三)整顿鸡群
鸡群在转群上笼或转入其他管理方式的鸡舍之前要整顿!严格淘汰病、弱、残、瘦、小等不良个体。转群前驱虫,主要驱除肠道线虫。真对育成鸡的发病史,全群投药1~2次,疗程3~5d,进行鸡体净化。经过整顿后,白壳蛋系的母鸡体重为1.2~1.3kg,褐壳蛋系的母鸡体重为1.4~1.5kg(不同品种有各自的体重标准)。
1.转群:对大型蛋鸡场来说,转群是一项任务重、时间紧、用人多的突击性工作,需要周密筹划和全面安排。为了便于管理,有利于控制全场疾病,提高经济效益,最好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2.转群时间的选择:一般在18周龄,最晚也在21周龄.过早的转群对鸡的生长发育不利,且易出现提前开产的现象,使开产后的蛋重、高峰期的产蛋率受到影响;同时鸡个体太小,能从笼中或网孔钻出,给管理带来不便;提早转笼时,饮水和采食都较困难。晚于21周龄转群,由于部分鸡已经临近开产,转群过晚会影响正常产蛋,不能按时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由于抓鸡和运动而造成的应激,会使已开产的母鸡中途停产,有些造成卵黄落入腹腔而导致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亡,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也会受到影响。转群的具体时间要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避开阴雨天气。炎热季节最好在夜间进行,夜间抓鸡容易,并可避免惊群,减少应激。
3.后备蛋鸡转群前的饲养管理:在转群前两天内,为了加强鸡体的抗应激能力和促进因抓鸡及运输所致鸡体损伤的恢复,应在料中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双倍的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如,维生素C、速补-14等。转群当日连续24h光照并停料供水4~6h,将剩余的料吃净或剩余不多时再转出。
4.转群时的组织工作:转群工作量大,时间紧,应组织好人力,做好安排。可分为抓鸡、运鸡和放鸡三组,相互配合好,轻拿、轻放,防止运输过程中压死、闷死。
5.转笼后的饲养管理:刚转群时要注意观察鸡群的动态,鸡有可能拉白色稀粪,通常情况下2d后转为正常。转群后要立即给鸡群饮水、采食。饲料或水中添加倍量多种维生素和适当的抗生素2~3d。当鸡群经过一周左右适应过程后,要依次断喙(修剪)、预防注射、换料、补充光照。切忌在转群过程中进行上述措施,以避免增加应激。
五、开产前后的饲养管理要点
是指开产前的前几周到约有80%的鸡开产。小母鸡从开产前至产蛋高峰阶段的生理变化很大。这种变化除了来源于外界转群、饲养环境与饲养管理方式的改变而造成的应激外,还来源于自身的生理刺激:有生殖系统的发育,性激素的刺激,肝脏增大、骨髓的形成等。为了适应鸡体的生理变化,配合鸡群向产蛋期转换应采取以下饲管措施。
(一)适宜的体重标准:育成后期18周龄时要测定鸡群体重,并与本品种标准体重比较。若不达标(标准体重),原为限制饲养的应转为自由采食,并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补充光照也也应与体重相适应,体重达标后再补光。育成后期开产时的鸡群均匀度在95%以上,开产后能很快达到高峰,产蛋上升期很短,全期的产蛋量也较高。
(二)补充光照:当18周龄时抽检体重达标者,应在18或20周龄开始补充光照。如果在20周龄体重还不达标,可将补充光照时间推迟一周。补光的幅度一般为每周增加0.5~1h,直至增加到16h。
补光的方法首先应遵循光照原则。再根据饲养管理方式制定光照管理的制度……
1.光照管理程序的原则:
1.1育雏期前一周或转群后几天,可保持较长时间的光照,便于熟悉环境、及时饮水吃料,然后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到最低水平
1.2育成期光照时间应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以免使母鸡早熟
1.3产蛋鸡的光照时间只能增强,不能减弱,不能忽强忽弱;光照强度只能强不能弱,产蛋期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一定小时数后保持恒定,切勿减少。
2.光照制度:一般制定光照制度时,只要以下任何一项达标时,必须对鸡加以光照刺激:平均体重已达20周龄时平均体重标准;产蛋率自然达到5%;体型发育成熟。
2.1封闭鸡舍完全采用人工光照,光照程序简单,容易执行。增加光照进行光照刺激的时间并不是完全按周龄确定的,上表是褐壳蛋鸡的参考光照制度。一般制定光照制度是,只要以下任何一项达标时,必须对鸡加以光照刺激:平均体重已达20周龄时平均体重标准;产蛋率自然达到5%;体型发育成熟。
2.2开放鸡舍完利用自然光照,日照时间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而异。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纬20~45度,较适合使用开放时鸡舍得维度在30~40度。冬至日(12月21~22日)日照时间最短,夏至日(6月21~22日)日照时间最长,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制度应根据当地实际日照情况,遵循光照管理程序原则来确定。
2.3间歇光照制度是把光照期分为明(L)、暗(D)相间的几段,如肉鸡每天的连续光照改为2h光照2h黑暗,每天循环6次,简称6(2L:2D)。也可将光照期的每个小时分为照明(如15min)和黑暗(45min)两部分,反复循环。由于间歇光照计划可以节约电能,而且对鸡的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所以渐受欢迎。但一般只有在密闭鸡舍中才能实施间歇光照制度。
(三)疾病净化:在进入产蛋期后,所有免疫基本结束。在整个产蛋期每3~4周进行药物预防一次。产蛋高峰期,鸡体代谢旺盛,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产蛋。因而抵抗力较弱,除做好药物预防外,还需定期进行带鸡消毒。
六、商品蛋鸡产蛋期的饲养
(一)更换日粮:由育成期饲料改换成产蛋期饲料,当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再换成产蛋期日粮为宜。一般从18~19周龄更换。更换的方法:一是设计一个开产前饲料配方,含钙量在2%左右,其他营养水平同产蛋期;二是产蛋鸡饲料按1/3、1/2等比例逐渐替换育成鸡日粮,直到全部改换为产蛋鸡日粮。
(二)饲喂与饮水:现代高产蛋鸡对营养需要极高!不仅要按鸡种不同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全价日粮外,还要考虑到新母鸡自身继续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在饲喂技术上通常是从开产之时起,应采取自由采食,不得限饲。直到产蛋高峰期过后2周,再视情况而定。
1.补充钙:蛋鸡产蛋量高,需较多的钙质饲料,一般在下午5点钟补喂大颗粒(颗粒直径3~5mm)的贝壳粉,每1000只鸡喂给3~5kg。将微量元素添加量增加1倍,能增强蛋壳强度、降低蛋的破损率。实践证明:蛋鸡日粮中钙源饲料采用1/3贝壳粉、2/3石粉混合应用的方式,对蛋壳质量有较大提高。
2.喂食:产蛋鸡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排空速度快,仅4h就排空一次。因此,产前与熄灯前喂足料非常重要。一般早晨5~7点必须喂足,以便使开产鸡有足够体力。晚间熄灯前需补喂1~1.5h料,以便为鸡夜间形成蛋准备足够营养。整个产蛋期以自由采食为宜,但每次喂料不宜过多,日投料两次,夜间熄灯前无剩余料。
3.饮水:由于蛋鸡摄入高能量高蛋白日粮,代谢强度大,因此饮水量也大,一般是采食量的2~2.5倍,饮水不足会造成产蛋率急剧下降。在产蛋及熄灯前各有一饮水高峰,尤其是熄灯前的饮水与喂料往往被忽视。夏季饮凉水,有利于产蛋。但要注意水的循环、卫生!
(三)阶段饲养:
1.三段饲养,既产蛋前、中、后三期,或产蛋率80%以上、70~80%、70%以下。多数是开产至40周龄。在育成期发育良好,均匀度较高,光照适时,一般20周龄开产,26~28周龄达高峰,产蛋率95%左右,到40周龄时产蛋率也能维持在80%以上。此阶段日粮可掌握每天每只鸡采食18~19g粗蛋白质,能量1263.6kJ左右。第二、三阶段多在40~60周龄和66周龄以后。此期母鸡体重几乎不再增加,而且产蛋开始下降,只是蛋重有增加,此时应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粗蛋白16~17g和15~16g。只要日粮中各种氨基酸平衡,粗蛋白降低1%对鸡的产蛋性能不致有影响。代谢能11.97MJ/kg。
2.两阶段饲养:即从开产至42周龄为前期,42周龄以后为后期
(四)产蛋后期防止早衰:
产蛋后期控制体重和抗衰老是减少产蛋率下降的有效方法。蛋鸡体重的增长终点在36周龄,产蛋率生理下降的起点在40周龄,36~42周龄若继续增重,鸡体脂肪增加,影响产蛋率,产量下降速度快。实践证明:40~54周龄体重增加小于50g的群体,55周龄时产蛋率高达80%,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比常规增加2%。因此,产蛋后期喂料应严格按标准饲喂(如,海兰褐蛋鸡119g/只.天,海兰W-36为101g/只.天。),同时将日粮蛋白质逐渐降低0.5~1.5%,并增加氨基酸、多维素及钙的用量。同时还应补充氯化胆碱、乳酶生、腐殖酸钠和益生素等,尽量减少脂肪沉积。产蛋后期每周称测一次体重,了解体重变化。
七、商品蛋鸡产蛋期的管理
(一)日常管理要点;
1.观察鸡群:观察鸡群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鸡群的健康、采食和生产情况。饲养人员除了喂料、拣蛋、清粪打扫卫生和消毒工作以外,最重要的还有观察和管理鸡群,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以此保证鸡群健康和高产、稳产。
2.减少应激:蛋鸡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尤其轻型蛋鸡。如,抓鸡、注射、免疫、断喙、换料、停水、停光、陌生人进入鸡舍、异常声音、新颜色、飞鸟等,都会引起鸡群的惊恐而发生应激反应,影响鸡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性能。因此,要相对固定饲养人员,保持鸡群生活生产环境稳定良好:如,使光照、温度、通风、供水、供料等符合要求并保持稳定。根据生产情况需要调整时,要注意防止突然改变,要有一个过渡的时间,使其逐渐适应,以减少应激
3.采取综合卫生防疫措施:经常洗刷水槽、料槽,定期带鸡消毒。并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清洁。
4.采用优质全价日粮:保持饲料新鲜,无霉变,坚持少给勤添的原则,及时淘汰低产和停产鸡。
5.供给水质良好的饮水
6.做好生产记录
(二)四季管理要点;
1.夏季:如何使鸡群适时开产,并能维持一个好的产蛋高峰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1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温度 “通风换气是个宝,任何药物替不了”,通风不良乃百病之根源。加强通风不但能提供给鸡群充足的氧气,还能将有害气体排出舍外。从而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机会。当舍内气温降低后,由于鸡的饮水量接近正常,从而避免了鸡由于需大量饮水来散热,导致消化液被冲淡,影响消化功能和鸡粪过稀等的不良影响。
加强通风可以通过安装换气扇和吊扇,有条件者可采取纵向通风,效果更好;当洒水降温时,一定要结合通风措施,否则会造成高温高湿环境,对鸡群更为不利。及时清理舍内鸡粪,杜绝饲料的污染和霉变也是很重要的。
1.2供给足够的营养和饮水 饲养指南中标出的采食量是鸡群在正常室温下的。当鸡舍温度超过30℃时,鸡的采食量要减少10%以上,比如鸡的全价料中含粗蛋白17%,当少吃10%时,相当于提供给鸡群一种15.3%粗蛋白的饲料,同时代谢能、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都要相应减少,这会使鸡群的开产体重和高峰体重达不到标准而造成开产晚、蛋重小、高峰不理想、没有产蛋后劲、脱毛现象严重、免疫功能降低等后果,还易暴发各类疫病。
炎热的夏季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固然重要,然而能量更不容忽视,因为能量决定产蛋率。能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有时还会出现痛风。饲料中粗蛋白达到18%比较容易,单靠玉米使代谢能达到2800大卡/公斤以上确实不现实。在山东龙口蓬莱等养鸡水平高的地区的做法是把饲料中麸皮去掉,加入1-2%花生油。
1.3增加饲喂次数,改变喂料时间。应抓好早晨和傍晚两个采食高峰,夜间12点增加1次;饮水中经常加入多维,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喜欢用各种预混料的养鸡户,可把添加量增加10%,对增加营养,减轻热应激,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延长产蛋高峰期至关重要。夏季鸡群是靠增加饮水来散发体内热量的,不可避免地造成鸡粪稀薄,这要靠加强通风降低舍温和调整饲料配方来调节饮水量,万万不能人为限水,否则会影响蛋壳品质、蛋重和产蛋量。
2.冬季:
2.1防寒保温
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3% ,低于5oc,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增加,封闭鸡舍四壁和房顶上除换气窗以外的所有空洞和缝隙,修好门,堵塞北窗,南窗安装玻璃或塑料薄膜。
在房顶下距地面2米左右的高处设置顶棚,并在顶棚上铺上厚草帘或塑料布。
在鸡舍内悬挂电热毯,安装电热板,红外线保温灯补温,或安置带烟囱的大火炉和暖气管。
在鸡舍运动场周围装设一个南高北低的塑料薄膜斜面大棚,使其形成一个密闭的整体。
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地面平养为每平方米6-8只,三层笼养每平方米18—24只。
舍内温度过低时,整个鸡舍可盖上尼龙薄膜或双塑料布,但应适当留些通风孔,以免蛋鸡窒息而死。
2.2调整日粮,增加营养
寒冷季节气温低,蛋鸡的热能消耗大,为保持高产稳产,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动物性原料的比例,增加玉米、谷物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也可酌情添加l%的油脂,这样既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又能有效帮助鸡体抵抗寒冷,增加蛋重,提高饲料报酬。
2.3人工补充光照
蛋鸡产蛋高峰期间每天需16小时的光照。寒冷季节昼短夜长,自然光照时间及强度均不足,应人工补充光照。补充光照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地(架)面达到3瓦为宜,将带有灯罩的6O瓦以内的灯泡悬吊距地面2米的高处,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约3米,若有多排灯泡,要交错分布,以便使舍内各处光线照射均匀。每天早晚2次开灯,第1次早晨5点开灯至天亮关灯,第2次天黑时开灯至21点关灯。若遇阴天,白天也要开灯。人工补充光照要有规律性,切不可忽早忽晚、时断时续,以免引起产蛋减少或换羽现象。开灯前,要备好饲料和饮水,以便开灯后鸡采食、饮用。
2.4通风换气
晴天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进行通风,连续开窗数次,每次0—30分钟。鸡舍最好采取纵向通风。在舍内放置石灰吸潮,每星期每平方米地面撒400克过磷酸钙消除舍内的氨气。用艾叶、大青叶、苍术、大蒜秸秆各用100克,放人舍内熏蒸,除去舍内异味,每1O天熏蒸1次。
2.5 防应激
2.5.1冷应激
鸡舍温度低时,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增加喂量,一般在寒潮前l~2天,每只鸡每天增加饲料1O~2O克,气温每降低3c【=,应给鸡多喂5克饲料。另外,可在气温骤降的前1天,给鸡饲喂防冷应激的药物,其配方及用法为:葡萄糖2O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钠3.5克,加水1 000毫升溶解后加温,每天分2次喂给,每只每次5O毫升,连用3—5天。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粉1毫克,维生素E粉,可预防减轻应激发生。
2.5.2免疫应激
在给鸡群接种疫苗前2天和后2天,让鸡服用抗应激药物,以提高鸡的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
2.6搞好消毒
定期搞好鸡舍内外、水槽、料槽、用具等的消毒。消毒剂要选用广谱、高效、无毒、无副作用且粘附性大的药物,如百毒杀(癸甲溴氨溶液)等。要选择三种以上不同剂型的消毒液交叉轮换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一般在气温较高的中、下午进行消毒,正常情况下每星期消毒1次,如鸡群发生传染病、舍内温度较低、尘埃较多时每星期可消毒2 3次,同时,药物浓度可降低1O 2O%。
2.7疾病预防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定期进行防疫。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泰乐菌素或恩诺杀星,防治鸡的支原体病。每隔4星期左右在饲料中加入广谱抗菌药物,如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连用3-5天,增强鸡体抗病能力。预防寄生虫病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左旋咪唑、阿维菌素等药物。同时,还要细心观察鸡群,及早发现、隔离、诊断、治疗病鸡,妥善处理病死鸡。
3、及时预防和控制新母鸡病的发生 新母鸡病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为突出的条件病之一,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
刚开产的鸡群当产蛋率超过20%时陆续暴发,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冬夏尤为严重,发病原因有:
(1)血氧太低。当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小或通风不良时造成血氧含量过低。
(2)呼吸性碱中毒。当鸡群靠呼吸排热的同时造成大量CO2流失,导致体内PH值上升,碱性偏高中毒。
(3)血液粘稠度增高。鸡舍夜间关灯后鸡群要继续排尿散热,血液水分迅速减少而粘稠,心力衰竭而死。
(4)营养不足。主要是饲料配方不合理和采食量减少所致。
(5)热应激造成体温升高。由于新母鸡羽毛丰厚,晚间活动量减少,热量不易散出,凌晨1-2点为死亡高峰。
(6)该病症状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病鸡往往突然死亡,开产后当鸡群产蛋率达到20-80%时死亡最多,在表面健康、产蛋较好的鸡群白天拣不出死鸡,但第二天早晨可见鸡死在笼中,越是高产鸡群发病率越高。死鸡冠尖发紫,肛门外翻,体重体况很好,剖检可见肝脏质脆淤血,肺淤血,肠黑色,卵黄膜充血。输卵管内有时存一个软壳或硬壳蛋。因病鸡有消化道症状,腺胃糜烂和卵黄充血破裂等现象,故往往被误认为大肠肝菌、新城疫和流感病等。慢性病鸡肌肉神经麻痹导致瘫痪或偏瘫。病鸡拿出笼外饲养1-3天转好,鸡群发病严重时全群产蛋率下降10%以上,如与其它病混合感染时产蛋下幅度会更大,蛋壳品质下降,经治疗后,2-3周能恢复。
(7)防治措施:饮水中加入抗热应激药物,配合多维素,加强通风。夜间12点开灯半小时,加水加料增加鸡群活动量,及时挑出病鸡。通过以上措施基本上能控制病情,不死鸡,效果十分明显。
总而言之,提高蛋鸡夏季生产性能,关键在于:首先,增加饲料营养浓度,不是单纯的增加成本,当鸡群采食量减少10%时,相应增加10%的投入,使每斤全价料成本增加6-7分,并未增加养鸡户的额外开支;其次,能量在饲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要添加磷脂和油脂;第三,一些人认为鸡群没死鸡或死鸡很少而引不起高度重视,殊不知尽管症状很轻,这时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鸡已经发病或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只有从改善环境,增加营养和及时用药防治出发,才能使鸡群安全渡过夏季,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减少饲料浪费和蛋重大小的控制
1.减少饲料浪费:
1.1料槽、桶的高度及构造应大、小、深、浅适中。过浅或过小,很容易添满而出现“撒料”,过深,饲料采食不干净而产生霉变浪费,过大或放置过低,则鸡进入刨撒拨弄造成浪费。料槽无檐易撒料。故,料槽高度以高出鸡背2cm为宜。使用料槽侧板上有一定宽度的檐的料槽或使用规格料桶,且吊置高度适中,均可节约饲料。
1.2喂料量:一次加料不能过多,不应多于料槽的1/3,料桶不能超过1/2.
1.3饲料颗粒度:使用干粉料要防止加工过细(适口性、易飞散),颗粒度成鸡0.4~0.5cm为宜。过粗,鸡易择食,采食不均匀,造成营养不平衡。
1.4水槽中水位高度:不能太高,特别是喂干粉料时,鸡喙上所沾的饲料会留到水槽中而浪费,且会污染饮水。定时给水比长流水